当前位置:主页>演艺音乐>演出>正文

《大戏台》节目戏曲进校园让戏曲更有文化

2022-09-14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2018全国广播影视业创新年会日前刚刚在普洱落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百家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及新媒体机构齐聚云南共同探讨广播影视的创新发展,并发布“创新中国”2018年度优秀广播影视资源与项目推介结果,这是广播影视业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行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大戏台》节目戏曲进校园让戏曲更有文化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大戏台》作为“创新中国”2018年度优秀广播影视的最具创新力节目,坚守创新,砥砺前行,倍受媒体同仁关注。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中心制片人唐向东老师的文章,在此分享,以共勉之。

  

《大戏台》节目戏曲进校园让戏曲更有文化

  2018年4月“戏曲进校园”在甘肃卫视播出,第一季22期。节目旨在改变当下年轻人对于戏曲的曲解或偏见,让戏曲重回大众视野。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就节节攀升,可以说,“戏曲进校园”在如何将传统戏曲文化与富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有效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新的尝试。“戏曲进校园”坚持传承中华戏曲艺术,把握时代脉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积极互动,以广阔的文化视角,展现中国文化之美。“戏曲进校园”让更多青年人关注戏曲、了解戏曲、参与其中,反映时代之需,顺应时代改革,为古老的戏曲带来时代气息,让传统戏曲焕发出青春力量。

  

  一、“戏曲进校园”节目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为了赢得收视率,各种电视节目都在求创新。而戏曲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却很难。首先是因为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单一的节目形式不容易展示其精髓;其次是因为戏曲的专业性极强,受众面窄,观众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但这并不代表电视戏曲节目无法创新。如何在传播戏曲艺术的同时,又能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此背景下,我们推出了原创戏曲节目“戏曲进校园”,为电视戏曲节目的创新开拓出了一条新路径。

  

  1.节目形式的创新

  

  目前,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心理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节目“味道”是否对观众的“胃口”也决定着它的成败。显然单一的节目形式已经无法锁定观众的关注视线,因此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陈出新,多种变化的节目形式成为了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本身就比较单一,很容易与观众产生“疏离感”。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戏曲进校园”借鉴流行的“表演者+嘉宾+参与者”的节目形式,表演者除了著名的戏曲艺术家,还有来自全国不同剧种戏曲青年演员和校园戏曲爱好者,点评嘉宾既有戏剧专业评论家,也有青年演员、学校老师,他们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给表演者、参与者点评。除了戏曲表演,在节目中还讲述了表演者与戏曲结缘以及许多学校多年来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的故事,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人文性。这样的节目模式是将渊源流传的经典文化与娱乐大众的流行文化进行融合的一种体验,既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又保证了戏曲艺术传播的“纯正性”。

  

  2.节目内容的创新

  

  节目坚守小成本,让辛勤奋斗在教育一线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老师、同学们成为节目中的真正主角和“明星”。

  

  大多数电视戏曲节目的内容是传统戏曲,表演者是专业的戏曲大师或演员,对于戏曲的演绎也是严格遵守戏曲传统,表现内容单一。在戏曲中听到交响乐伴奏、流行歌曲元素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戏曲进校园”的舞台上,却有多种戏曲剧种和表演形式。此外,还有京歌、曲艺、街舞摇滚等多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让节目风格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分为“戏曲好声音”、“我最有戏”、“跟我学戏”和“戏曲大课堂”四个主题环节,表演者通过组合的形式同台献艺,让原本精湛的个人技艺再上台阶,展现出1+1>2的戏曲魅力,令观众大饱眼福。

  

  “戏曲进校园”对于戏曲题材的选择和诠释角度,充分体现《大戏台》近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深度与创新思路,试图在不懂戏曲的同学们与戏曲内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小众”向“大众”的转化。戏曲作为民俗娱乐的重要内容,看似题材小众,实则潜在受众基数庞大,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呈现与表达。“戏曲进校园”走进甘南合作加茂贡中心小学一期节目同学们原汁原味的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藏族民间说唱《白格尔》让藏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在节目中得以传播,同时节目中京剧与藏戏巧妙结合,京剧表演艺术家马少敏一字一句教藏族的孩子们的唱段在草原上飘荡,浓浓的文化融合氛围感染着藏汉两个民族的同学们。

  

《大戏台》节目戏曲进校园让戏曲更有文化

  3.节目风格的创新

  

  节目坚守大情怀。始终把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为节目注入深沉大气的家国情怀。

  

  传统电视戏曲节目的风格是严肃的,而“戏曲进校园”因为在内容上合理地融合了传统戏曲和流行文化,所以在风格上比传统电视戏曲节目更具有多元性。首先是节目风格的娱乐性。“戏曲进校园”既有参与者、戏曲名家、嘉宾的互动模式,也有戏曲韵律操、皮影、变脸等多种跨界表演形式,不仅增强了传统戏曲的表现力,也使节目多了份娱乐性。其次是节目风格的人文性。以往的电视戏曲节目更多注重对戏曲的展示,而忽视对表演者的关注,因而缺乏了人文色彩。“戏曲进校园”中的表演者都有着与戏曲密不可分的人生经历,节目在提供给这些热爱戏曲的表演者展示舞台的同时,也让观众聆听到了表演背后的故事。其中有耄耋之年坚持组织校园戏曲社团的兰州大学退休老教师张华,为让戏曲传承后继有人,坚持登台,让观众感受到了老人对于传统文化坚定不移的守护;有致力推进国粹育人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老院长刘恩良退休后与他曾经培养的师生们再次在节目中相聚,深情讲述排演《国粹砺人》前前后后故事,现场师生的互动让观者热泪盈眶;也有在训练中多次受伤至今还留有伤痛依然拼命练功的年轻演员宋少锋,为了实现戏曲梦,他坚持复健,终于重返舞台。“戏曲进校园”对于“戏曲梦想”故事的讲述,使得节目的内涵更加丰富、节目风格更具人文性。由此可以看出,电视戏曲节目的发展,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符合时代精神、适应主流文化、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电视戏曲节目,才能更好地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戏台》节目戏曲进校园让戏曲更有文化

  二、“戏曲进校园”节目的文化表达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